大模型·大未来|2024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展望:行业迭代与应用创新

时间:2025-02-10

  12月25日,以“大模型·大未来”为主题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隆重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大模型企业代表,一同探讨未来AI行业的新方向,致力于加速大模型的实际应用落地。

  此次大会焦点集中在大模型技术带来的各类创新应用。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AI事业部总监李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模型在翻译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小语种和专业领域翻译上。为了更好的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语言桥信息技术研发的先锋智语(Dtranx)大语言模型,成为了行业应用的新标杆。

  先锋智语不仅支持文档翻译、图片翻译、会议翻译等基本功能,还涵盖了复杂的场景如法律文件审查、医学文献翻译等,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传达。李晶指出,通过自动化处理,先锋智语显著缩短了翻译周期,降低了人力成本,从而提升了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中科曙光智能计算产品运营总监唐鹏也表达了对大模型未来的乐观态度。他提到,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法、算力和数据三大核心要素。他们推出的DTK软件栈兼容CUDA与ROCM,能够为客户提供广泛的支持,尤其是在toB和toG市场上,已在政府、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不过,从基础大模型到实际的行业应用转换,仍面临科研与市场的多重挑战。李晶坦言,高质量的数据集是训练高质量模型的基础,而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难题。此外,硬件投入和行业的定制需求,以及法律和法规的合规性,也是阻碍模型大范围的应用的关键因素。

  对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李晶和唐鹏都看到了积极的信号。李晶预计,2025年大模型将在复杂逻辑推理、跨领域的问题解决方面获得突破,促进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她认为,特定领域的高效解决方案,如法律和医疗翻译,将成为市场的核心。

  唐鹏则指出,随着国产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明年将是国产算力进一步蒸蒸日上的关键一年。市场上将涌现出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

  广泛应用AI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也在逐渐完备对社会伦理及法律的遵守。随着大模型的更新迭代,企业也应重视负责任的AI应用,努力实现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对此,我们引导创作者和企业使用类似简单AI等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推动行业发展。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无疑将在更多行业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与创新。通过积极探索和技术突破,用户与企业都有机会从中受益,推动社会在智能化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