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衣服到啦!”14日正午,一辆白色的物资运送车慢慢开进定日县曲洛乡仁果村。村里的自愿者和乡民敏捷跑到村口,协助转移物资,这批到的是羽绒服、鞋子和帽子。
担任驾驭物资运送车的是自愿者梁小梅,来自四川成都。车停稳后,梁小梅熟练地跳下车,参加卸货部队。“这些衣服是给老人和孩子的,咱们当心点搬。”她边说边指挥。小朋友刻不容缓地将新衣服穿在身上。
梁小梅在日喀则市康马县开了一家超市。得知定日地震的音讯后,她当即装满2吨食物,连夜驱车前往灾区。“一路上开了差不多9个小时,8日清晨才到定日县。”梁小梅回想道。
清晨的洛谐广场已是一片繁忙的现象。物资保证组的作业人员和自愿者们正在清点、分类、装卸救灾物资。定日县物资保证组组长巴桑罗布拿着一份物资清单比照车上的货品。“这些都是乡民急需的物资,有食物、厚衣服、鞋子、被褥和帐子等,咱们优先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的供给。”
“咱们快来,协助搬一下这批矿泉水!”有人喊道。梁小梅急速投入转移作业,从清晨3点一向忙到上午11点。下午4点,她又开端帮忙转移物资,直至第二天清晨。
“房子都倒塌了,小朋友无助地站在街上,看着真的让人疼爱。”梁小梅呜咽地说,“我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其时许多好心人协助了咱们。这次我就想着,能做什么就尽量去做。”
梁小梅的车不仅是物资运送的东西,也是她暂时的家。晚上累了,她就在车里裹着大衣睡觉。这几天来回奔走让她的脸晒伤了,指甲缝里满是泥。但她仍旧坚持每天往复于灾区和物资集散点间。单是曲洛乡措昂村,她就跑了六趟。卸完货后,她就在村口跟孩子们玩一瞬间。
“我知道孩子们更需求的是心理上的陪同。”梁小梅蹲下身,帮一个小男孩拉好羽绒服拉链,轻声地叮咛:“天冷,多穿点,别感冒了。”小男孩点点头,回身和同伴们一同去踢足球。
暖阳洒在村口的路上,不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梁小梅这些天的疲乏好像都在这一刻融化了。
为了保证物资发放的精准高效,定日县整合了44辆县政府救灾物资转送车、197辆各乡镇的物资运送车,并调动了很多自愿车辆。到15日晚6时,共运送救灾物资超105万件。巴桑罗布说:“特殊情况和急需物资,即到即运,保证最短时刻之内送到受灾大众手中。”
除了“小梅速运”,定日灾区还有“扎西速运”“卓玛速运”……一辆接一辆的运送车驶向灾区的每一个旮旯。一张无形的物资保证网络,正在这片土地上织造着期望与力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