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投资3.5亿元的炎陵酃窖酒庄项目签约落户炎陵高新区。今年来,该县已引进项目9个,投资8.5亿元,成绩斐然。
近年来,炎陵县积极打造“三个高地”,大力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依靠生态优势,努力营造亲商、扶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优化了投资环境,释放出引资强磁力,走活了“招商棋”,吸引一批又一批工业项目接踵而至。
继南下广东寻求合作之后,近日,炎陵县委书记尹朝晖又率炎陵高新区、商务、环保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奔赴宁夏石嘴山、陕西宝鸡等地,寻求合作,掀起招商引资热潮,推动强链补链延链,为炎陵新质生产力发展添薪续力。
与此同时,县委副书记、县长夏胜利也在上海、安徽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拜访一家家外资企业,争取一个个项目,宣传推介炎陵,以最大的诚意洽谈合作事宜。
近年来,该县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全县上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形成“领导带领招商、企业推荐招商、专班跟踪招商”的氛围。以县打造“三个高地”指挥部牵头抓总,县商务局充分的发挥职能优势,建立定期调度、会商研判、信息共享、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
走出去,引进来,是招商的关键。锚定发展的堵点和难点,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亲自带队组团,奔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招商一线,洽谈、调度、跟踪重点项目,参加各种经贸交流。
开展“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用好炎商资源,吸引炎陵老乡结伴“归巢”,返乡投资兴业。利用“炎陵招商网”发布招商动态、重点项目、优惠政策等信息,建立项目联系与跟踪服务机制,拓宽招商辐射面,让更多客商了解炎陵、投资炎陵。
该县借助展会平台,及时掌握和宣传国内外展会消息,为公司可以提供外贸业务实操和参展培训,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今年来,欧科亿已参加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韩国国际机床展STMTO S2024等境内外展会6次,成果丰硕。
营商环境就是软实力、生产力,是一个地方存在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客商最看重的内容之一。
今年,该县出台一揽子“政策包”,实施“八大行动”、行政执法检查“扫码入企”,即深入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重点项目攻坚年”两大活动。建立全县大招商工作机制,加大对“三类500强”等重点项目的招引力度。印发了《炎陵县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扫码入企”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凡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均要求扫描“湖南营商码”,让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入企留痕、执法可溯、违规预警,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
依靠自身独特魅力,该县努力构建招商引资“强磁场”,释放出强劲“引力波”,推动大项目加速集聚。
“招商并不是简单的广撒网,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来了的企业也不能一锅烩。”炎陵县分管副县长谭宇认为,精准招商意味着要有精准的招商方向、招商举措,以及专业的招商队伍。
近年来,该县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瞄准产业链,改招商为选商。强化驻企联络员制度,每个企业驻有一名县领导,以便掌握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摸清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据此来选商。
“让专业人干专业事。”该县抽调各行业懂政策、懂产业、懂招商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招商队伍。对招商干部进行培训,增其选商的判断力,将其打造成能掌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动态发展的专业人才。几年前,株洲钰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过多地考察比对后,决定落户炎陵,他说:“炎陵的干部懂行,我放心。”
同时,该县组织人员深入“一园两区”调研,做出项目清单、企业清单、专家清单等7个入园企业清单,摸清企业家底,根据本地实际,确定主要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两条产业链。
2013年落户炎陵的株洲高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短短几年,公司发展壮大。在该公司的影响下,株洲和昌稀有金属有限公司、株洲星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规上企业也慕名前来。目前,该县共有40多家硬质材料企业,其中22家来自于“以商招商”。
近年来,该县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集中整合资源,延伸发展钽、铌、钨、钼等相关难熔稀有金属材料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打造新材料生产基地,实现了产业链从金属粉末向精密刀具、涂层的延伸。该县新材料产业链现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形成一条较完整的产业链。
快速发展的还有电子信息产业。前些年,该县仅有几家电子信息企业,近年来通过加强电子信息产业链建设,不断补链延链,现已形成以全康电子为龙头的智能家电产业支链,覆盖钣金冲压注塑喷涂电子元器件成品组装等全产业链。小家电80%以上零配件可在本地生产,具有较完备的产业生产配套体系,先后吸引了美的、盈田、比亚迪等企业前来炎陵考察、订货。
目前,该县高新区电子信息企业已增至30多家,产业链条越来越完整,从线束、连接器、注塑、模具、钣金到磁体,甚至小到胶带、包装,沿线均有配套企业。
招引企业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将招商引资甄选的每一粒“种子”,在炎陵落地生根,育树成林。
近日,记者来到炎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只见下水库的交通洞里,实施工程人员正紧张施工,挖掘机轰鸣作业,运输车往来穿梭,一片忙碌。
项目建设中,炎陵县实行项目全流程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协调推进指挥部,明确“路线图”“时间表”,提出“力争将原计划两年的筹建期缩至一年半内,提前实现主体工程全面开工”的口号。县主要领导带队前往长沙,与中南院负责人洽谈对接10余次,建立常态化协调对接机制,确保施工顺利,现已完成投资20多亿元,项目前期进度居全省之首。
该县成立了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一把手走流程”等活动,定期梳理交办一批问题、开展一次难专项行动、组织一次政银企对接、发放一本惠企政策明白书、举办一次企业用工对接会、曝光一批“乱作为缓作为不作为”典型,切实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投资项目“零障碍”报批,对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审批事项。为企业建立“身份档案”,推行“全托式”“保姆式”服务。
“以服务的暖心换取企业的舒心,是推动营商环境建设的一把尺子。”炎陵县商务局党组书记扶学勇介绍,该县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实施证明事项、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发布《政务服务温馨提示卡》,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实现行政效能法定提速99%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4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马上办”,70余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25项县级审批事项赋权至园区管委会,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去年3月28日,炎陵县举行政企“早餐会”,县委书记、炎陵高新区党工委尹朝晖邀请6位企业家共进早餐,听取企业家对优化炎陵营商环境、破解企业未来的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去年来,该县定期举办政企“早餐会”、企业家联谊会等活动,通过面对面与企业主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帮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围绕企业诉求制定专项服务措施形成“早餐服务包”并推动落实。截至目前,该县利用政企“早餐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2个。
采访中,该县不少企业老板向记者反映,企业从引进到落户,到生产,该县一路“护送”,时时可以感觉到优质服务的温暖,只要企业有困难,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使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