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先生伴随80年代个人电脑萌芽,台湾电子业起飞的时代,飞速蹿起。曾与2001年跃居台湾首富,所经营的鸿海集团也于2005年位居全球第一大电子专业制造代工。他出生台北县板桥,平凡警察公务员家庭。能够白手起家从机械零件黑手,变成企业界的成吉思汗。经营雄霸世界的零组件代工王国,当然是傲视全球的华人之光。
1949年随着国民政府迁台,郭台铭的父亲郭龄瑞带着妻子初永真和一岁多的长女郭台平从山东来到台湾,当时郭龄瑞担任警察公职,一个月薪水只有600块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但是接着1950年郭台铭出生1952年有了老三郭台强,1961年再添最小的儿子郭台成。一家六口食指浩繁,警察的薪水根本不够开销。
因此,郭台铭一家人就住在台北县板桥府中路妈祖庙的后面,一间十平大的的厢房里。虽然生活艰苦,物资缺乏,但有了母亲初永真专职家庭主妇亲自照料四个孩子。郭台铭姐弟四个人常常到附近的林家花园玩耍,童年的精神生活是富足无虑的。
郭台铭板桥国小毕业之后,经过联考考上地方最好的初中,板桥中学。在邻居长辈眼里,郭台铭小时候并不特别突出倒是语言表达能力。随年纪逐渐显现,因为说故事功夫一流,被初中同学戏称为“郭盖”。但是没有人会想到这郭盖居然有一天在高科技界闯出一片天。
在那个升学至上的年代,若不是成绩非常杰出的确不容易受到注意。同学回想起初中时期的郭台铭,很健谈,很健康,爱运动最经常打篮球。模样改变不大,只是现在多了几分霸气。初中同班同学能够事业飞黄腾达,看在同学眼中除了祝福其实还有更多的感叹。不过郭台铭事业能力的展现究竟是人格特质还是后天教育的培养?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发展阶段都不同,郭台铭在初中部的时候是中上,那样的表现应该也算不错了。但是后来的成功可能靠他个人后天的努力和学习是很重要的,所以因他本人的潜力和发挥他个人造就自己。
个人的天赋潜力和特质以及家庭环境都为郭台铭的成功奠基。而住在妈祖庙的岁月过了十多年后来跟着父亲调职到永和,全家跟着搬迁到政府配发的宿舍。永和景光路这间红木门的宿舍就是郭台铭中学以后住的家。
这一段时期郭台铭考上中国海专航运管理科,透过中国海专55年班航运管理科的专业纪念册透露了郭台铭在海专的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仅投注活跃,创业家特质在这个时期似乎已隐约成型。郭台铭在学校不但上进而且口才一流。专科时期的郭台铭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已经懂得利用寒暑假打工。曾今到橡胶厂、砂轮厂和制药厂打工自力更生赚取自己的学费。学生时期的打工经验让同学隐然感觉到郭台铭不只是要赚钱他对前途更有积极的企图心。同学眼中的郭台铭就是这样率性认真的人而养成这样的个性,同学更认为郭龄瑞和初永真的教育严格是养成郭台铭律己严谨,霸气而不服输的个性。
1971年,二十一岁的郭台铭海专毕业,在当兵之前顺利地在当时金融机构船务公司林立,有台湾华尔街之称的台北馆前路找到第一份工作进入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之一复兴航运公司担任拍船员。70年代的台湾贸易繁忙,每家工厂订单接不完,船务公司更是大热门。而当时郭台铭的工作内容就是担任排船期和押柜的工作,算是学以致用。当时正好赶上美国对台湾的纺织品实行配额管理,下一年的配额就看前一年的出口量决定。而输出的额度就要看船期的安排,船期越多隔年的生意就越大。就因为掌握贸易商的命脉,郭台铭每天中午都有人抢着请他吃饭。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就此满足于这份安稳舒适的工作,但是郭台铭在船务公司的运作中,看到贸易背后产品才是根本,没有产品就没有贸易也就没有船务的需求。因此郭台铭下了一个决定要自行创业。开工厂所设定的方向正是即将引领台湾的工业技术产业而这个决定影响了台湾IT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未来富甲台湾的晋商,郭台铭。
1969年夏天,即将升海专五年级的郭台铭到药厂打工赚学费。就在药厂认识当时也在工读的台北医学院药学系系花林淑如。一个五专学生想追求医学院的名花当时被认为是高攀遭遇很大的阻力。不因为学历背景的差距而退缩,郭台铭用了心必定锲而不舍,除了到台北医学院站岗就连毕业两年的预官役期间,情书和电话的嘘寒问暖从没有间断终于打动林淑如的心点头同意结婚。才刚退伍的郭台铭家境并不富裕,要结婚还得靠父母亲张罗。1974年2月,母亲初永线万元标金帮郭台铭圆了成家立业的梦想。先用十万元和林淑如成家,剩下的10万郭台铭找两位同学创业,凑足30万在台北县三重埔成立〔鸿海塑胶公司〕专门生产黑白电视机旋钮但是三个人毫无生意经验很快把30万资本烧光光,合伙人不想再撑下去提出退股要求这时候新婚妻子林淑如向娘家调头寸70万才暂时化解危机,但是眼看着黑白电视机的黄金时期,电视机旋转钮的订单却还是要看上游模具厂的脸色这让郭台铭体会到自己盖工厂掌握生产模具生产线的重要。
有了第一次创业的教训,半年后郭台铭在台北市西宁南路找到可以承租的四层楼厂房将公司改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塑胶模具以及电子连接器。这是怀了老大的林淑如不仅张罗员工饮食也经常挺着肚子跑三点半。就在事业起步阶段,1976年长子郭守正出生,1978年长女郭晓玲也跟着到来。郭台铭一心对外家庭重担几乎都落在林淑如一个人身上。林淑如扮演起家庭主妇有些时候碰到先生和部属不愉快的冲突也会适时的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化解大家的心结。夫妻同心齐利断金,在1978年底,鸿海终于赚钱了。靠着生产模具和连接器这一年营业额达到200万元。因为获利,1980年开始郭台铭的创业梦想再迈出一大步将盈余所得全数投入模具制造并且前往日本考察买进机器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接着1982年在台北县土城中山路置产成为自由厂房的公司再将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全力开发电脑连接器并且从工业电脑跨足到个人电脑市场。
有了土城的厂房搭上全球个人电脑萌芽时期,鸿海的订单也慢慢变得多,满脑子创新突破的郭台铭不以此为自满他用萌生新想法那就是自创品牌。于是1985年成立富士康新品牌。三年后前进深圳设厂,这时候的鸿海版图逐步扩大营业额蹿升突破新台币10亿,资金的需求也慢慢变得大于是决定1991年公开发行股票,但是发行的过程又是一段惊险。
鸿海上市,企业逐步启动时家里孩子的教育也到了要关注的时候。郭台铭主张小孩的教育需要更国际化,因此和林淑如商量由林淑如带着儿女到美国就学。这时期的郭台铭成为名符其实的“内在美”,只能趁着公务之便,偶尔到美国省亲探视儿女。期初为了家庭,郭台铭经常台美两地跑。接着发现美国PC市场潜能无穷,商机无限,于是将业务触角延伸到美国。作为外地人刚开始要打入美国市场是很困难的,郭台铭脑筋一转,聘雇当地人担任行销经理帮忙洽谈生意兼任贴身司机顺便锻炼自己的英语。
外界评价郭台铭很会做生意的特质不只在速度快效率高身段更软,更懂得激励价格攻防战中的低价策略。以夷制夷的策略大获成功,鸿海以精密模具和连接器成功站稳美国市场而且打入了欧洲不再单纯仰赖鸿基、台达电或是光宝等电脑大客户的订单。从这个时代开始鸿海的前十大客户来自美国市场的比例大幅耀增到超越六成国内市场比例则从九成相对缩减到两成多。1991年鸿海上市,年营业额23亿。到了1995年增加到136亿成长了将近6倍。就因为订单大增郭台铭更乘胜追击积极在大陆设厂,因此形成台湾设计,台湾土城和深圳两地制造以及亚美欧三地交货的营运模式。也因自己需要常年海外南征北讨,1996年郭台铭特别提升大弟郭台强担任总经理分担鸿海的经营大权,自己则专任董事长职务。不过兄弟俩的管理哲学不同不久还是出现摩擦。
家人,对郭台铭是重要的。手足兄弟在鸿海的创建过程并未缺席,法律系毕业的大弟郭台强在鸿海草创的第四年1977年加入。二弟郭台成1982年工科毕业之后也进入鸿海,都是基层做起。其中郭台强于1996年被提升为鸿海集团总经理,但是个性和管理理念的差异让他和郭台铭的关系一度面临考验。1997年郭台强选择离开鸿海走自己的路入主通讯零组件公司正葳精密,但毕竟还是一家人哥哥郭台铭以董事长兼总经理姿态重掌兵符对弟弟独立发展新事业任然照顾有加或有业务往来,兄弟俩在事业方面从主从关系转变为合作伙伴。相形之下,郭台铭与相差十一岁的二弟郭台成不论外貌、个性、契合或是配合度都比较相近。因为有所期待郭台铭不仅培训郭台成为专业工程师,也带在身边担任特别助理协助打理事业,对郭台成的要求比一般部属还要严格。
重掌兵符,以董事长身兼总经理的郭台铭无论于1997年亚洲严重的金融风暴大胆将核心产品从连机器、模组、紧密模具、机壳再延伸到个人电脑半成品。为了应付从上到下垂直整合的订单,源源涌入。于是郭台铭扩增中国大陆的昆山、龙华生产线包括在深圳龙华工厂成功建立一套准系统量产的作业线来随时满足出货。
无论是为钱或为理想还是为兴趣而工作,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个人的努力让郭台铭成功的在第一个20年1995年破百亿营收。技术上,鸿海不仅突破台湾设计代工,电子专业制造代工阶段而且领先进入快速模组制造服务层次。接下来,为理想工作的第二个20年郭台铭再将主力产品往横向扩张,不仅宣布跨入通讯生产手机、PDA等装置。也在2002年郑重进入通路和主机板的领域,结合这些核心竞争力,鸿海业绩从1997年的251亿元到2002年的2450亿元。短短七年内,成长将近十倍还击败台积电产值跃居全台民营制造业之冠也挤进全球第六大电子代工公司。2001年的《富士比》排名,台湾首富正式由国泰蔡万霖换上鸿海的郭台铭,短短几年内飞速蹿起收到举世瞩目这对企图心行动力十足的郭台铭自己都承认有些意外。鸿海营收,郭台铭进一步实践理想继续海外扩厂计划除了美洲的美国、墨西哥、巴西、亚洲、中国之外,再增设英国、爱尔兰布置生产线让鸿海成为世界级大公司。然而幸运之神并不永远常驻国家,正当鸿海全球征战宏图大展之际。2002年底,郭家最依赖的女主人健康亮起红灯,林淑如猛地发现自己患乳癌,除了寻求良医良方抗癌。郭家也决定在2004年7月让29岁的长子郭守正完成女主人挂念的终身大事,迎娶小郭守正一岁同在美国留学的新娘黄子容。长子郭守正的婚宴母亲林素如依然笑脸迎人,但这也是林淑如省钱最后一次在媒体镜头前的身影。2005年3月,她不敌癌症病魔病逝台大医院。千金万金难买健康身心,妻子过世带给郭台铭莫大的哀痛。没想到相隔一年2006年最疼爱的小弟郭台成也发现罹患血癌,尽管遍访西医、中医依然药石无效。最后郭台成在郭台铭的怀中病逝于北京道培医院。
身边至亲相继过世的这几年却是鸿海业绩频创高峰的巅峰期,郭台铭大动作水平整合进行企业收购扩张新领域。2005年跃居全球第一大EMS电子专业制造代工也是第一大3C零组件代工厂,产品遍及电脑、通讯、消费电子。2006年再增加汽车零件、通路和数位内容达到6C制造范畴,因为整合成功产生规模经济提升价格竞争力,加上郭台铭的高度实践力鸿海的营收如滚雪球般地成长。2003年达3000亿,2004年破4000亿,2005年6700多亿到了2007年不仅鸿海年营收破万亿集团合并营收更是超越两万亿。
曾今公开承诺一旦鸿海营收上万亿就将交棒的郭台铭,因为亲人相继过世打乱接班计划。
2008年初,宣布退居二线日梅开二度,结婚的对象是他的舞蹈老师绰号狗狗的曾馨莹。当天婚礼冠盖云集,政商名流齐聚。沉浸在幸福婚宴的郭台铭却接着碰到美国金融海啸的乱流,鸿海股价从2007年6月29号的284块一路下滑到2009年1月21号69.7块。集团营收在2008年衰退了20%,逼的郭台铭不得不在2008年底重掌兵符,力挽狂澜。重新掌舵的郭台铭在2009年大手笔并购日商Sony的墨西哥厂并且在11月和奇美董事长许文龙联袂召开记者会宣布并购面板大厂,奇美电。一连串大动作让鸿海集团2010年营收再创新高达到3兆,2011年更成长到3.5兆,2013年再上层楼。
郭台铭在拓展鸿海帝国的同时妻子曾馨莹也分别在2009年4月以及2011年11月为郭台铭生下一男一女,女儿郭晓茹儿子郭守善。
面对人生的新阶段,郭台铭感受到生命的喜悦。对于未来鸿海帝国的版图也出现结构调整的动作,转型后的鸿海集团旗下扩张成六大事业体。包括精密机械、光学、材料科技、云端网路和自动化研发。透过灵活的自主策略让鸿海集团面对讯息万变的国籍情势能够继续逆风飞翔。
2019年4月17,郭台铭宣布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党内初选。